修淶貴兒子 【淶貴集團最新消息】 |
文章来源:寶山區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13:12:15 |
海外留學是當今“富二代”的標配,也是許多家族企業接班傳承計劃上的重要一步棋。當年台塑王永慶,因擔心子孫在台塑大樹庇蔭下缺乏鍛煉,便要求每一個小孩在國小或初中時,就送到英國、美國求學,直到念完研究生才回來,精英教育嘛! 而中國藥企的“創一代”們,不同於資本市場的大手筆運作,他們中,多是經曆了資金困難、改製等危機,幾十年來摸爬滾打的實幹家。 留學“鍍金”歸來的藥企二代們,能否為父輩打下的江山添磚加瓦,碰撞出新的火花? 天士力“小閆總”的並購狂潮 2002年,天士力(600535)成功登陸上交所,到2013年,按最高複權價379.39元計算(發行價14.7元),市值增長25.8倍! 被稱為中藥國際化標杆的複方丹參滴丸,已經啟程入美之路20年了,完成了三期臨床實驗,到了能否順利上市的關鍵時刻。 閆希軍雄心國際化戰略,與其子閆凱鏡(原名閆凱)的海外留學有關。 對於天士力“少東家” 閆凱鏡,作為父親、創一代,閆希軍在企業傳承上的安排上可謂用心,一步步安排接班規劃。兒子閆凱鏡,是1979年出生,很早就安排赴英國留學,於伯明翰本根植於科畢業後,又到雷丁大學學習國際證券、投資與銀行專業,並獲得碩士學位並在讀博士。 雷丁大學是英國著名的紅磚大學,被譽為英國最美的校園;大學有個ICMA中心,即國際資本市場協會,被稱為全球金融界的“精英協會”。 正是這段留學經曆,為閆凱鏡日後上演並購狂潮提供了必要的知識視野與人脈關係。 或許有人會說,為何多年來天士力的國際化步伐會如此之快,“老東家”閆希軍過去長期在軍營,怎會有這樣的視野呢?答案可能並不複雜,與兒子喝“洋墨水”有關吧! 舉個例子,當閆凱鏡學業有成、羽翼逐漸豐滿之時,原天士力總經理李文開始第一次讓位,把總經理一職讓與閆凱鏡,升任副董事長,主抓生產,閆凱鏡在其下麵工作。當時,業界就認為,這是老閆在為兒子接班鋪路。 果然,到2013年5月,李文再讓位,遞交辭呈,獨自創業去了,而就在2014年4月,35歲的閆凱鏡接任天士力董事長,父親閆希軍退居幕後,並安插管理老臣朱永宏接任總經理,天士力正式進入“小閆時代”。 (原天士力副董事長李文) 天士力的國際化戰略,就是李文在職期間展開,當然,也與閆凱鏡本人對國外項目的拓展分不開的。人才是企業競爭力要素,李文進入天士力,其實與“小閆總”也分不開。閆凱鏡在伯明翰攻讀本科時,就與同在伯明翰攻讀MBA的李文相識,兩人還成了莫逆之交。 當然,光靠“小閆總”那種留學優勢也不行,為了讓天士力打入美國市場,閆希軍一方麵籌劃北美藥業公司,力爭將技術、管理引進來,把中國中藥推出去;另一方麵,他還聘請美國的前衛生部長為天士力集團的顧問,沒有“橋梁”怎能橫跨大海呀! 醫藥界的水麵就很少平靜過,藥企大並購狂潮湧動,一直就是行業競爭的一大特征。在外人眼中,閆凱鏡還是透著書香氣,但思維穩健的他,也是一位積極外延擴張的並購狂人。 從天士力之前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來看,業績總體保持續穩定增長態勢,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1億元,比增16.18%;實現淨利潤11.38億元,比增13.5%。看來,天士力“藥二代” 閆凱鏡,其3年接班之路還是相對順利,也是有成績的。 閆凱鏡曾表示:接班人要“立戰功”,名義上接班無意義 !他自認為,父親屬於產業開拓型,而自己屬於科學管理型,更傾向於內在的邏輯思考。 通過並購重組快速擴大規模,已經是許多“企二代” 做大做強企業的主要手段,且多有留洋背景,善於運用借助金融資本展開並購。像天士力“藥二代” 閆凱鏡,企業自身的擴張動力,不排除有協同效應創造更高價值方麵的考慮,也不能否認其渴望被社會認可、渴望用業績證明自己的因子。 |
下一篇:中國兩會湧動科技創新熱潮 |
相关资料 |